1)第一百六十六章:荆州隐秘,关羽的坚持_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俺会回成都。”

  “大哥在哪,俺就在哪。”

  刘禅已经在前往荆州的道路上了,耳畔却依旧响彻张飞的嗡声。

  为了天下大计?

  非也。

  兄弟情深更重要。

  刘禅很理解这种感情,因此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帝为君后,身不由己。

  任性很容易,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克己守礼难,维持帝胄的威严更难,要让所有人信服几乎不可能。

  “为了积蓄北伐的力量,只能暂且委屈两位叔父了。”刘禅宽慰着自己,深吸一口气。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万万不可大意。

  车轴吱呀吱呀转动,浩荡的车辇向东行驶,碾碎了天地间的寂寥。

  沿途刘禅遇到了很多修路的劳役,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叮叮当当地敲打着。

  这时候没有钢筋混凝土,但劳动人民智慧无穷。

  他们制作出了一种用石灰、黄土和沙子制成的混合材料。

  这种材料十分坚固,能够让马车安然地行驶。

  还有独特的“灰浆技术”,以糯米灰浆为代表。但这太奢侈了,只在某一段路程使用。

  最普遍的还是“熟土”,把土用火炒一遍,不会有虫和草。

  以“熟土”铺设的路面,几十年不长杂草都有可能。

  汉代还有“地砖”,以黄土烧制。

  这时候还没有什么重型车辆,普通的马车能够通行即可。

  各种各样的材料汇聚,这才让蜀中通往荆州的道路变得平坦、通畅。

  夷道也成为交通的枢纽。

  刘备登基后,大赦天下,将部分俘虏释放回去了。

  这导致了工地人手不足,工期顺势拖延。

  “要致富,先修路。”

  “只有将这个思想贯彻下去,大汉才能蓬勃地发展。”

  刘禅非常赞同修路,为此不惜动用数十万劳役。

  但对于很多世家大族而言,这根本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尤其是儒家。

  为何?

  他们并不希望人口进行流通。

  天下太平的时候,很多百姓都没有出过县域。

  耕种,自给自足。

  有什么需要,再前往县城购买。县城没有的话,他们也不会到处乱跑,成本太大了,他们损耗不起。

  只有几种人会前往各郡进行交流,商贾、游学的学子等。

  在这种情况下,将道路修得再宽敞,对于百姓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他们根本不出门。有这精力,他们会选择修小桥,开荒种田。

  后来,朝内还出现了一种奇葩的声音,禁止修路。

  把蜀中的路修宽敞了,这不是给敌军行方便吗?

  蜀中为何能够偏安一隅,不就是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天然防御?

  刘禅对此只能“呵呵”了。

  如果他们父子的追求是割据地方,当然会像刘焉一样阻断道路,断了与中原的联系。

  只可惜,刘备心怀大志,他要平定天下,结束乱世。

  修路,成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