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十四章 那就比吧_大明:我爹居然是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唱和一词,相聚在一起人,先做了一首诗或词,随后的人相应作答。要么是好友相聚好玩,要么就是文人之间要比个高低

  还有一种就是男女之间的联络深入交流前的情调。

  而朱允炆这一说就是要和朱林比个高低。

  在他看来,一个流落民间的野小子,哪怕是皇子又怎么比得过自己。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林,问道:“林儿,你认为咋样?”

  朱林考都没有考虑就说道:“父皇,你也知道我文才平庸,怎会是皇侄对手,还是算了吧。”

  这句话已经说明了意思。老子不想比。

  对于了解这个时代历史。

  朱林觉得没有必要。朱允炆输了的话,肯定是百分之百要记恨自己。要是他赢了的话,之前所装的逼,通通化为乌有。

  不仅如此还会成为别人的踏脚石。

  至于输了后,别人认为自己是让对方的,对不起。那你这种人太阴险。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很经典,不过那是环境导致的。

  这里是皇室,不是官宦之家。而且之前才讲了治国之道,一下子就蔫了下去。那肯定不行。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那些个明清问诗词,现在是用一首少一首了。

  而且要是出个比较生涩的题目,抄袭的诗词里面没有,那岂不是会很糟糕。

  朱元璋自以为已经明白过来。

  这一定是儿子不想赢孙子,给他一点脸面。作为一名长辈。这是可以的也是合格的。

  心里暗暗称赞,识大体。

  可就在这时。

  太监进殿禀报,刘三吾有事求见。

  朱元璋:“让他进来。”

  原来考虑到朱林要读书的问题,所以老朱召刘三吾来想听听他的意见。

  看看去国子监读书如何。

  虽然说之前朱林说过不合礼数,但朱元璋有自己的想法。

  而在刚从谈论一番后,这种念头更加强烈起来。

  胡季安虽然不是一个合适的权臣,但一定是个合格的老师,文才品德方面绝对可靠。

  其实朱元璋在关于子女的问题上,做事情可以说很犹豫。特别是到了晚年,更明显。

  朱允炆一看到自己的老师翰林学士刘三吾,这位当世大儒,文官领袖。

  心情澎湃,他今天就要当着自己老师和皇祖父的面,给这个家伙好看。

  以后让他在东宫读学,也不会被师长看好。

  “参见陛下!见过十八皇子,见过皇孙。”

  朱元璋:“免礼吧!”

  朱林:“刘学士不必多礼。”

  朱允炆:“老师不必如此。”

  刘三吾直起身看着父子孙三个都在奉天殿,搞不清楚怎么回事。就站在一旁、

  这时。

  朱允炆率先开口:“老师,我正与十八皇叔准备在皇祖父面前唱和一曲,你来得刚好,可以为我等作为评判。”

  刘三吾一听,暗感自己来得是时候。

  可以趁机让皇上检测一下,自己的这些人对皇孙的教育成果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