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0章 看脸感觉不太专业_我在古代开书坊(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我可说服不了。”宋凌霄立刻认怂,“万一沈冰盘给我穿小鞋呢”

  傅玄瞥了他一眼:“你胆子不是挺大的么,什么话都敢往人前说”

  宋凌霄撇嘴,不说话了。

  “我等你的消息。”傅玄振衣走出凌霄书坊藏书楼。

  宋凌霄目送他坐上马车走了,悻悻地沿着墙根走了几步,肚子又有点饿了,想着再去陈燧那蹭个饭,便往武亲王府走。

  三日后,清流书坊藏书楼。

  宋凌霄还是第一次到清流书坊的藏书楼来。

  他在门前领了个牌子,跟着众藏书家进入藏书楼中。

  说是藏书楼,其实是一片开阔的场院,四面有低矮的藏书处,根据“经史子集”四部分类。

  四部分类法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大兆最早的那部辰岳大典也是根据四部分类法来分类的类书,但因为是类书,将原有的书籍内容按照小的类别割裂开,再抄撮在一起,使得原有的书籍碎片化,不利于保存原汁原味的典籍,内容上的割裂,也导致著书者的整体思想难见全豹。

  而这一次,沈冰盘牵头发起的是四部分类法下的总集类丛书。

  丛书和类书的区别就在于,类书将原有书籍割裂成碎片,按照分类将碎片整合起来,丛书却是保留原书,给原书做总体定性,而后归类于某一部之下,撰写目录提要以备皇帝查阅。

  丛书看起来是比类书的抄录工程量小,其实不然,丛书在向民间搜书的过程中,一般也不能直接把人家的藏书征用,而是需要重新誊抄一遍。

  宋凌霄经过三天的思考,他认为,他虽然有提升凌霄书坊地位的需求,可以借助这次四部总集工程的势头,但是他并没有那么多人力去做誊抄工作,就像傅玄说的,凌霄书坊的抄写和总结功夫肯定不如翰林院里的人,既然如此,那就让清流书坊和六藏斋想办法来干这些事呗。

  凌霄书坊只要负责找书来就好。

  宋凌霄的诉求是,要让凌霄书坊单独承包一块找书工作,凌霄书坊的大名要出现在四部总集的编纂名单里,不能干没名堂的事儿,不能给清流书坊打下手。

  今天他来到这里,只要能实现这个诉求就算成功。

  宋凌霄深吸一口气,走进藏书处的大堂内。

  大堂之中,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迎接宾客。

  嵇清持面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向每个来到此间的藏书家点头道谢,感谢他们愿意捐出自己的书来支持四部总集的工程,藏书家们亦向嵇清持回礼,大堂中充满了文人雅士之间因志趣相投而走到一起的和谐之气。

  嵇清持最喜欢这样的场合,他有种站在大兆文坛正中央的荣耀感,他受到众人瞩目,同时又是那么的高高在上,出淤泥而不染,宛如一朵摇曳的水莲花,散发着清雅恬淡的香气,每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被他身上的高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