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三章_混在三国当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燕清的心情还复杂着,仍感意犹未尽的郭嘉道:“嘉有数惑,徘于心中不解,重光可愿助乎?”

  燕清回神,奇道:“哦?天下竟有叫奉孝不解之问,还碰巧与清有关?”

  郭嘉回以微笑:“正是,还望重光不吝赐教。”

  燕清莞尔:“赐教不敢当,多半是解铃还需系铃人罢了。”

  郭嘉朗声笑道:“缺的可不正是一个系铃人!”他也不客气,开门见山地就将一大不韪的问题说了出口:“凭重光眼力,怎会容将军于长安剿贼时,错失倚功来挟天子、令诸侯的大好时机?”

  他问得直接,燕清也答得干脆:“熟的不过是外势,将军彼时筹谋不足,声誉亦是尔尔,太过贪心不足,既受朝廷牵制,又易成众所矢之,自身羽翼难成,怀揣利刃恐会自伤,反遭其害。”

  说到这,考虑到对面坐着的唯一听众,是芯子里也焉坏焉坏的浪子郭嘉,燕清就不讲究谨慎言辞了,毫不掩饰自己的恶劣态度,唇角充满讥嘲地一扬:“当一条日日被耳提面命的富家犬,哪有做白手起家的贫家子来得自在痛快?我主虽不如他们擅打机锋,搬弄是非,玩弄诡计,却也有悯民之心,肯自请来这兵家必争的是非之地,大力救一地百姓脱水深火热,不比光说不做,或是单给受难长安子民施回粥就要歌功颂德半天的假仁假义,要好得多?”

  有曹操那受益无穷的迎天子入许昌的珠玉在前,燕清何尝没想过叫吕布也效仿一回?

  可史上吕布在董卓死后,得到的封赏除了位极人臣的官爵,就是跟王允二人分一文一武共掌朝政的实权了,与这设想的区别并不大,结果只坚持几个月就不得不狼狈败走,四处流浪,却不能完全怪罪他没有政治细胞。

  相反,在事后的论功行赏上,他看得比信心膨胀过度的王允还要明白几分,只是未被采纳罢了。

  如今在燕清的帮助下,虽剔除干净了那些董卓残党,不会有李傕和郭汜等人大乱长安的祸事发生,可这时的朝廷百官和小皇帝也未像曹操迎其入许的那般尝遍苦头,知晓诸侯有多丧心病狂,才收敛傲气,学会谦卑小心。

  他们当时屈尊对吕布百般拉拢,不过是被董卓之暴虐折腾得心有余悸罢了。

  等缓过气来,定会恢复对一贯看不起的莽夫吕布颐指气使的派头,而自忖建下丰功伟绩,又被讨好惯了的吕布又怎么可能受得了这等鸟气?

  况且有这些怕再出一个暴徒董卓的惊弓之鸟们密密盯着,动则弹劾,吕布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兵势,也没法建立自己的名望,就连收拢人才,也不可能敌得过近在眼前的竞争对手,一封一个汉官,全亲汉去了。

  远不如天高皇帝远来得自在。

  燕清对那些贪生怕死,见着猛将只想把猛虎栓成家犬困在身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