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5章 希特勒新政 六_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亿金马克?都是金币?”

  “是的,都是金币,存在瑞士的德国国民银行分行金库里面。”

  15亿金马克的含金量相当于三百多吨快四百吨黄金!这对外汇储备几乎枯竭的德国而言,可以说是雪中送炭――虽然有苏德合作给德国提供原材料,而且德国本身又是工业化强国,不需要怎么进口国外的技术和机器。

  但是必要的黄金储备还是少不了的,这可以让德国的外交多一些转寰余地――在没有黄金储备,又无法动用英镑存款(在英格兰银行中)的情况下,德国只能依赖苏德易货贸易获得大部分工业原材料。一旦和苏联的关系破裂,德国经济就很难维持。

  而希特勒清理布尔什维克党的行动,很有可能让本来打得火热的苏德关系迅速降温。

  “德国需要那些黄金!”希特勒看着赫斯曼,“我可以给皇帝陛下相应的补偿,土地或是公司股票都行!”

  可是威廉二世想要的是皇冠!

  赫斯曼咂了下嘴,还是点了点头,“好吧,可以去劝说陛下。他是热爱德意志祖国的,所以肯定会把黄金交给帝国银行。但是……靠15亿金马克维持不了太久。所以和苏联的合作必须维持,最好还要设法扩大,以便获得更多的战备物资。”

  德国是个资源短缺的国家,除了煤炭几乎什么都缺。但是这个国家偏偏是个工业化强国,每年需要消耗海量的原材料。如果转入战时,对原料的消耗将更加惊人。

  因此在赫斯曼的主持下,德国早在10年前就开始储备原材料。现在已经建立起了包括石油、铜矿砂、铝土矿、铬铁矿、钨矿砂、钼矿、锑矿砂、锡矿砂、锰矿砂、铅矿砂、锌矿砂、镁矿、铀矿、镍矿、鸦片(生产吗啡)、丝绸(生产降落伞)等各种原材料在内的战略储备体系。

  但是被收储的各种原材料,还远远不能满足一场世界大战的需要――根据赫斯曼和施莱彻尔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要准备打5年而不是几个月!所以将要消耗的各种原材料也都是天文数字。

  而且德国毕竟有“发动”世界大战的前科。从国际市场上收储原材料的行动不能太引人注目,否则就会引起英法等国的干涉。

  赫斯曼采用的办法是通过在荷兰、芬兰、瑞典这样的友好国家设立壳公司,长期和小批量的购买。

  不过这只能解决一小部分的收储需要,大头还得通过易货贸易合作进行。而苏联因为地大物博,又有迫切的工业化需求,而且国内的采掘业也有一定基础。能够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因此就成了德国战略储备物资的主要来源地。

  “可是我们同苏联的合作也在壮大布尔什维克的力量!”希特勒顿了下,“这将会对未来的战争构成不利影响!”

  他看着赫斯曼,“路德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