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八章 四点想法_大明王朝15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朱厚照知道弘治皇帝还有三年多的寿命,虽然弘治皇帝只是他的名义父亲,但是朱厚照听了弘治皇帝略显悲观的话语,也禁不住悲从心来,他说道:“父皇。您多保重身体。朝廷的事情,就让刘大人他们去做就是了。儿臣在江南种植杂交水稻,秋天那季已经大丰收了。今年春耕已经种下,秋天定然会大丰收。至于朝廷这边如果缺钱,无论是北京的这些买卖,还是江南的大明江南集团都可以出钱的。儿臣希望父皇能够长命百岁。”

  弘治皇帝听了十分感动,说道:“傻孩子。现在朝廷的确是缺钱少粮。你现在做得都是对的。可是还有很多事情是钱和粮解决不了的。就拿北虏一事来说吧。朝廷投入的钱粮还少吗?可是年年出问题,年年出败仗。秦紘这种老将都派上去了。他做得很好,你举荐的很对。可是秦紘又能干几年呢。他终究是要退下来的。谁人能接替他呢。其他各处边塞也没有合适的将领。难呀。”

  朱厚照一激动,差点把杨一清推荐上去。他马上恢复了冷静,说道:“父皇。其实边关的情况,儿臣也是十分关切,只是儿臣的身份摆在那里,参与过多的话,会让人抓住把柄的。”

  弘治皇帝听了,说道:“现在就你我父子二人。有什么话不能说的。但说无妨。如果你真能帮父皇解决了边关问题,我的压力至少能够减轻一半。”

  弘治皇帝的话并不夸张。自打他登基开始,边关就没有消停过。从西到东,每年都是战事不断。北虏这些年侵扰习惯了,获利颇丰,俨然已经形成了习惯。不来大明这边抢劫会不舒服。

  大明处于防守方,根本就没有主动权,只能是被动防御。边关卫所的战斗力虽然比内陆的要强很多,可是与那些马背上成长起来的民族相比,还是差了不止一点、两点。

  卫所腐败、镇守太监专横、巡抚与军队勾结,等等。

  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即便是朝廷按时向边关发放军饷、粮草,很多都进入了个人的腰包。底层的士兵备受剥削和煎熬。逃兵就出现了。

  而逃兵的出现,又成为了上官的一个敛财的重要手段,吃空饷。

  这样的军队又怎么能够抵抗为了生存,玩命来抢劫的北虏呢。

  朱厚照见弘治皇帝让自己说,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钱粮只是基本保障。要想在与北虏的战斗中胜出,卫所的战斗力是重中之重。

  而在卫所的战斗力方面。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将领。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将领不行,那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即便是卫所有战斗力,让平庸的将领瞎指挥,结果依旧是失败。因此必须培养优秀的将领。

  目前各地的总兵,多是世袭的公侯伯。这些人的先祖的确是能征善战。但先祖是先祖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