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章 野猪肉_反派咸鱼每天如履薄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邬亭长高兴道:“大家在你这里赚到钱,都去县城买麦种了,今年只要老天爷赏脸,咱们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在东升镇落脚也有一个多月了,这里最常见的粮食是高梁,此时人们叫它为红粮,是人们的主食,那吃在嘴里的口感真是要多糙有多糙,现代几乎没人吃了,都用作家畜司料。

  纪容锦想想都觉得粗糙,这一个多月,她都是吃的小米,小米量少口感比高梁好,很贵,普通人难得吃一次,没办法,她现在只能吃老本。

  听邬亭长说种麦,那叫一个高兴,甚至开口提醒,“再买些稻种子,等到秋天就可以吃上大米饭了。”

  有米有面,窝冬的小日子岂不是爽歪歪!

  “啥?”邬亭长好像听不懂她说的话。

  “大米啊!”东北大米闻名于世,他们不会不知道吧!

  直到多日后,纪容锦才知道,此时的夷东地区根本没长过水稻,就算有稻,也是旱稻,当地人叫粳子,磨出来的米叫粳米,只能种在旱地上,株高不超过一米,生长期也比较短,产量也非常低,但是这种粳子加工出来的粳米,是非常好吃的。

  可是此时的老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那敢贪口腹之欲,这种产量低的旱稻也只有地主老财家才舍得种来自己吃。

  纪容锦了解到此时主要的农作物是红粮(高粱),其次是小米,要是赶上年景好,再种上一片小麦,已经是最好的光景了。

  “可我看到每家每户的大豆都有很多,难道不是主粮?”

  “这个呀!”邬亭长毫不在意道,“每家每户都会寻很多野地空林来种,以备大灾之年或者养的牲口吃。”

  “不拿来做豆腐?”

  “唉!”说到这个,邬亭长就伤心,“我们镇子曾出资让人去南边学做豆腐,没想到蒯三这家伙学到手艺在县城不回来了,搞得我们小镇连个豆腐都吃不到。”

  纪容锦这才想起,现代网络泛滥的知识对于古人来说简直就是难以企及的天书。

  “我会做。”想了想,她说。

  “……”喝的醉熏熏的邬亭长像是一下子清醒,“真的?”

  纪容锦点点头,“不过,要有一样东西,缺了它,我也做不出来。”

  “什么东西?”邬亭长小酒也不喝了,两只小眼发亮盯着如天仙的小娘子。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没听过?”

  邬亭长摇摇头。

  “石膏也行。”

  卤水点的豆腐比石膏点的相对老一些,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老豆腐嫩豆腐,但是相对来说,还是卤水点出来的更有豆香味,更贴近味道的本真。

  “石膏是药,我知道,能用来做豆腐?”邬亭长感到不可思议。

  不对,等等,石膏好像有生、熟之分,“做豆腐的要用熟石膏。”

  “好好好,熟的就熟的。”邬亭长连小酒都不喝了,连忙起身,“我明天早上就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